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

材料期刊网

高级检索

  • 论文(21)
  • 图书()
  • 专利()
  • 新闻()

羟基铁锆改性复合膨润土的表征及其对水中硒酸根的吸附性能?

黄丽 , 陈征贤 , 黄怀国 , 庄荣传 , 王鸿辉 , 董清木 , 郭祥群

功能材料 doi:10.3969/j.issn.1001-9731.2015.05.027

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铁锆改性复合膨润土(Fe/Zr-Bent),通过 SEM-EDS、TEM、XRD 对样品的形貌、尺寸、晶型分布等进行了表征,并利用加盐法测定了样品的等电点,及其考察了改性前、后膨润土对水中硒酸根的吸附性能,分析吸附动力学和可能的吸附机理.结果表明,改性后 Fe/Zr-Bent 样品中形貌变得粗糙及铁元素和锆元素的存在、存在纳米级针状羟基铁锆晶体及其大部分分布于膨润土的表面.Fe/Zr-Bent的等电点由改性前膨润土的10.5降低至5.5,表面带正电荷,易于通过离子交换、络合、静电作用等方式吸附含氧阴离子硒酸根.改性前、后膨润土对水中硒的去除率由11.84%提高至86.66%,显著增强其吸附性能,其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(R2>0.997),平衡吸附量达到46.73 mg/g.

关键词: 膨润土 , 硒酸根 , 表征 , 吸附动力学 , 可能的吸附机理

硅酸镁成型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

毛丽莉 , 王海增 , 汪清

硅酸盐通报

将硅酸镁颗粒与聚偏氟乙烯的N-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充分混合后挤出成型,烘干得到硅酸镁成型吸附剂,并利用BET、SEM等方法分析表征样品.研究了它对亚甲基蓝(methylene blue,MB)的吸附性能.结果表明:硅酸镁成型吸附剂对MB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,热力学研究表明对MB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.

关键词: 硅酸镁 , 成型吸附剂 , 亚甲基蓝 , 吸附热力学 , 吸附动力学

双功能化SBA-15的制备及对水中Ni2+的吸附行为

魏建文 , 孟令硕 , 耿琳琳 , 王记华 , 廖雷

材料导报 doi:10.11896/j.issn.1005-023X.2015.20.016

分别以硅烷偶联剂和EDTA-2Na为改性剂,采用后嫁接法,制备出双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SBA-15.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、N2吸附-脱附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,并讨论了吸附热力学特性、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吸附等温特性.结果表明,双功能化SBA-15吸附水中Ni2+时在180min内可以达到吸附平衡,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共存的过程,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,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,基于Langmuir模型计算得出35℃时最大吸附量为31.25 mg·g-1.

关键词: Ni2+ , SBA-15 , 吸附动力学 , Langmuir模型

活性焦吸附处理五氯酚钠废水

王亮 , 姜振明 , 赵泉林 , 薛江鹏 , 徐文杰 , 苏宏平 , 高学文 , 叶正芳

环境化学 doi:10.7524/j.issn.0254-6108.2015.08.2015021205

以活性焦为吸附剂,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活性焦对PCP-Na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,研究了反应时间、温度、pH值、活性焦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,采用急性毒性法评价吸附前后废水急性毒性的变化.结果表明,在原始pH下,温度40℃,活性焦用量4g·L-1,反应时间180 min时,废水中PCP-Na的浓度由100 mg·L-1降为2.92 mg·L-1,去除率97.07%.吸附后废水的急性毒性下降99.09%.PCP-Na在活性焦表面的吸附是拟二级反应,吸附速率常数为2.52× 10-2 g·mg-1,min-1,其吸附行为可用Lamgmuir等温线模型进行描述;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吸附反应是自发和吸热过程.

关键词: 活性焦 , 五氯酚钠 , 吸附动力学 , 吸附热力学 , 急性毒性

活性炭对乙腈-水溶液中新型POPs六溴环十二烷的吸附?

于英潭 , 杨少杰 , 徐丹丹 , 周丹娜 , 吴峰

环境化学 doi:10.7524/j.issn.0254-6108.2015.05.2014100401

选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,研究了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六溴环十二烷( HBCD)在乙腈?水溶液中的吸附行为.结果表明,活性炭的投加量(0.2—2 g·L-1)、HBCD初始浓度(0—60 mg·L-1)及溶液中乙腈的比例(40%—100%)对吸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;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活性炭对HBCD的吸附速率受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;通过对比Langmuir、Freundlich和Sips模型发现Sips模型更适于描述在0.05 g·L-1的活性炭投加量, HBCD初始浓度为0—60 mg·L-1的条件下,HBCD在乙腈溶液中的吸附过程,且呈现出S型吸附等温线特点,说明在吸附剂表面可能存在较强烈的竞争吸附;通过Sips模型求得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2 mg·g-1;在40%—100%的乙腈比例下,吸附量随着乙腈比例的提高而线性降低.在活性炭投加量为0.05 g·L-1,HBCD初始浓度为5 mg·L-1条件下,获得平衡吸附量随乙腈浓度(40%—100%)变化的回归方程,并且估算乙腈比例为0%情况下,HBCD的平衡吸附量为127.35 mg·g-1.

关键词: 六溴环十二烷 , 活性炭 , 吸附动力学 ,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

活性炭对正丁烷的吸附动力学研究

刘晓敏 , 邓先伦 , 王国栋 , 朱光真

功能材料

以木屑为原料、磷酸为活化剂,经过碳化、活化两步法制备的丁烷吸附炭,并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时间、正丁烷流量和吸附温度的变化对正丁烷吸附性能的影响;研究了活性炭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动力学行为。实验证明,活性炭吸附正丁烷是一个吸附与解吸并存的快速物理吸附过程。正丁烷流量显著影响活性炭的吸附速率和吸附时间,但不影响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(qe)。活性炭对正丁烷的饱和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,表明正丁烷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为放热反应。活性炭对正丁烷的吸附动力学行为遵循班厄姆动力学方程,其相关系数R2均〉0.99,通过班厄姆方程计算得到的qe与实验得到的qe非常接近,通过拟合可以得到理想的吸附速率方程。

关键词: 活性炭 , 正丁烷 , 吸附 , 吸附动力学

邻羧基苯甲酰基修饰的吸附树脂对水中2-萘酚的吸附

施卫忠 , 吴林 , 顾云兰 , 陈建 , 邢蓉 , 张根成 , 费正皓

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

采用邻羧基苯甲酰基修饰的吸附树脂FZH5,以Amberlite XAD-4作为参照,探讨了对水溶液中2-萘酚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。分别用Langmuir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,并采用动力学准一级和二级方程对两种树脂进行了动态吸附拟合。结果表明,经过修饰的FZH5对水中2-萘酚的吸附效率高于Amberlite XAD-4,对2-萘酚的吸附过程在温度较高时化学吸附为主导,吸附速率主要受控于颗粒内扩散过程。

关键词: 吸附树脂 , 2-萘酚 , 化学修饰 , 吸附热力学 , 吸附动力学

8-羟基喹啉改性DK110树脂的合成及其对Cu2+的吸附性能

温全武 , 刘春萍 , 刘军深 , 胡京汇 , 陈静 , 张彦培

功能材料 doi:10.3969/j.issn.1001-9731.2014.11.014

以大孔丙烯酸系弱酸树脂 DK110为大分子骨架,通过与5-氯甲基-8-羟基喹啉的接枝反应,合成了带8-羟基喹啉螯合功能基的改性树脂 HQDK110.探讨了 HQDK110树脂对 Cu2+在不同温度、不同 pH值、不同浓度等条件下的静态吸附性能、动态吸附性能及脱附性能.结果表明,HQDK110树脂对 Cu2+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,实验条件下,25℃时 HQDK110树脂对Cu2+的吸附量达2.278 mmol/g.HQDK110树脂对Cu2+的动力学吸附很好地符合了拟二级动力学模型,吸附过程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.树脂对Cu2+的去除率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达到98%以上,吸附Cu2+后的树脂在0.1 mol/L 的盐酸溶液中的脱附率达96.88%.树脂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.

关键词: 8-羟基喹啉 , HQDK110 树脂 , 吸附动力学 , 等温吸附 , Cu2+

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对铜(Ⅱ)离子的吸附特性

雒和明 , 曹国璞 , 张建强 , 张徳懿 , 赵霞 , 董鹏

应用化学 doi:10.3724/SP.J.1095.2010.90068

采用硝酸预氧化焦粉、氯化锌化学活化法制备了焦粉基碳吸附材料.考察了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对水中铜(Ⅱ)离子的吸附特性.实验结果表明,焦粉基碳吸附材料吸附平衡时间90 min,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型吸附模型;不同温度下的ΔH~θ>0、ΔG~θ<0,证实其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;ΔS~θ>0,表明铜离子在固液界面有序性减小、混乱度增大.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模型拟合,二级相关系数R~2=0.999 1,显示吸附过程动力学与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性较好.

关键词: 焦粉基碳吸附材料 , 铜(Ⅱ)离子 , 吸附模型 , 吸附热力学 , 吸附动力学

生物吸附剂菹草干粉对Cr(Ⅵ)的吸附性能

任一丹 , 王爱丽

应用化学 doi:10.11944/j.issn.1000-0518.2015.07.140392

开发了高效去除重金属Cr(Ⅵ)污染的生物吸附剂,菹草(Potamogeton crispus)干粉吸附剂,通过单因素分析考察了吸附时间、吸附剂颗粒大小、溶液初始pH值、吸附剂用量、Cr(Ⅵ)初始浓度以及离子强度等对重金属离子Cr(Ⅵ)的吸附性能.结果表明,对吸附效果影响显著的因素有Cr(Ⅵ)初始浓度、吸附剂颗粒大小、溶液初始pH值和离子强度;其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.相关系数为0.9998;菹草对Cr(Ⅵ)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.

关键词: 菹草 , 生物吸附剂 , 重金属 , 吸附动力学

  • 首页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下一页
  • 末页
  • 共3页
  • 跳转 Go

出版年份

刊物分类

相关作者

相关热词